众所周知如今互联网在国内普及率逐年增加,手机也几乎人手一部,上至60岁的老人,下至6岁的孩童,都可能接触到手机游戏,并成为其消费用户。但对于不少家长来说手机游戏可是个让他们头疼不已的东西。
近日,福建厦门的李女士向澎湃新闻反映,她的孩子在2018年12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共向腾讯游戏充值13165.64元,而初次消费时孩子仅有10岁。李女士在发现后随即与腾讯游戏展开沟通,提交了未成年人不理性消费的退款申请,之后腾讯游戏表示举证困难无法全额退款,只赔偿了9700元。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网友已经准备打字声讨腾讯,或者是指责游戏厂商害人不浅了。毕竟孩子只有十岁多,对于金钱的概念和消费观念都没有成年人成熟,更别提是瞒着父母用父母的钱去给游戏充值这么多钱了,而作为孩子的母亲自然是希望能够从游戏厂商手里追回充值的钱款。但现实中很少有成功的例子,大部分诉求最后都不了了之,只有少部分家长锲而不舍,恰巧体量小的游戏厂商希望息事宁人,这才全额退款。这次没有全额退款,是不是因为遇上的腾讯游戏体量太大家长人微言轻呢?
其实腾讯游戏这次没有退回全部充值钱款也是完全依法处理,举证困难也是实际情况,因为调查发现,李女士的孩子在偷偷充值之后会删掉充值记录,没有办法证明这些消费款项是给游戏充值。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针对性的法律用来解决这种情况,但是通过之前的案例,我们也能分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
2017年,法治周末就曾在微博上发布过一篇文章,也是“熊孩子”瞒着父母给游戏充值的事,而且这个孩子消费更多,1个月就充值了将近6万元,父母自然也想退款。但是想要退款成功就得证明这些充值是孩子的操作,而非父母自己的操作,万一有家长自己充值想空手套白狼让游戏厂商退钱,这会让厂商处于不公平的境地。
因为近几年类似情况的增多,游戏厂商们也开始对未成年人用户的监督逐步重视起来,面对家长的维权也往往会积极应对,根据实际情况和道义上的准则,对家长的要求予以满足。此次李女士与腾讯游戏客服沟通后,提交了未成年人不理性消费的退款申请,也得到腾讯的通过,腾讯随后就展开调查。
经核查,李女士的孩子充值涉及三个账号,其中两个账号实名均为成年人,系孩子表哥实名信息,一个账号在去年3月份更改实名为孩子本人信息(更改前为孩子表哥实名信息)。腾讯游戏表示:在实名为成年人账号的情况下,申请人无法提供直接的证据证明相关消费为未成年人在未获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只能在充分理解家长举证困难的前提下,对申请人进行关怀处理”,腾讯游戏经过评估,已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受理,决定退回9700元。
而李女士则对结果不同意,她认为该起事件主要由腾讯游戏系统不完善所导致,“游戏商在实名认证环节存在漏洞,未成年人可一键登录;收费游戏未事先明示,以免费试玩诱导;收费环节无验证,存在失察失管责任”。
不同于之前网友们对游戏公司一边倒的声讨,这次有很多网友选择站在腾讯这边,首要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孩子自己删除充值记录,虽然孩子才10多岁,但是这一行为已经证明孩子的消费具有完全的自我意识,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其消费不用经过监护人同意可被认为有效。
说白了就是,你娃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用你管。
此外,在2021年9月之后,受舆论压力和规定影响,腾讯游戏和其他游戏公司对于实名认证和未成年人用户的限制已经肉眼可见的加强,而对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这一课题,从来都不是游戏厂商单方面的问题,如果家长的监管缺位,一味把责任推给厂商,就是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对孩子行为的不负责。
这个案例中孩子偷偷用父母的手机、父母的银行账户充值,这完全就是监护人的责任,没有起到监管作用,家长总不能要求游戏厂商派个人来家里来当保姆替自己管孩子吧。可悲的是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在全国各地上演,孩子沉迷游戏成为一些家长教育失败的遮羞布。
有句话说得好,在我看来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了:对未成年人行为负责的第一主体应该是其监护人。网络时代,孩子沉迷于游戏的心理因素有很多,缺乏陪伴和孤独感是引发沉迷游戏的重要因素,家长要做好自我检讨。
该文章投稿作者:梦见自己住在工棚里,如若转载,请注明来自鱼鳞桐程网:https://www.yulintongcheng.com/221266.html